在汪大昭报道的10月最后一天,中国篮球协会执委会在京召开了重要的会议。经过深思熟虑,执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姚明辞去篮协主席的申请,同时选举了郭振明为新任篮协主席。这一人事变动立刻在媒体中引起了热议,人们开始对姚明任期内的工作进行评点,同时对未来中国篮球的发展走势和新任主席的担子进行了判断。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站发表文章,分析了姚明“下课”的原因,指出他未能带领中国篮球完成职业化和奥运任务。这一说法虽然具有代表性,但背后涉及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往往不如成绩那么直观。实际上,这次中国篮协的换届是按照奥运周期进行的,而非仅仅依据协会章程。
当初,姚明全票当选为中国篮协主席,他的确拥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丰富经历和视角。他不仅有丰富的经验,更有独特的见识和感受,他的见解和主张常常出人意料,他的思维和视角也与众不同。不可否认的是,与以往只是挂名的前任相比,姚明在篮协主席的岗位上付出了更多,也做得更为实在。
然而,无论在篮球界、体育圈还是外部舆论中,人们都曾抱有过于乐观的期待,认为中国篮球仍保有过去的优势。但事实上,姚上面临的挑战并非简单的向上登攀,而是如何有效制止成绩的滑坡,以及如何解决职业篮球中日益激化的矛盾和国家队大赛成绩的下滑。CBA联赛中的种种问题,如俱乐部训练和管理、转会纠纷、赛场粗暴行为、争议判罚以及饭圈文化的泛滥,都考验着姚明和篮协的智慧和情商。在不断调整和改变相关规定的同时,姚明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纠葛中,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排解矛盾和应对“救火”情况,这也间接影响了他的工作业绩的评价。
在赛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在中国篮球领域中,每一次胜败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无论是中国女篮在世界大赛中与冠军仅一球之差,还是男篮从差一个球到整场失利,无不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而要改变这种下跌的趋势,往往需要一位球星或名帅的出色表现来改写历史。然而,篮协主席的影响力并不体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姚明在担任篮协主席期间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肯定的。他不仅在篮球领域内做出了许多贡献,更是在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上为篮球走进校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的眼界已经超越了篮球和体育的范畴。尽管他不再担任篮协主席,但相信他依然会关心体教融合的发展,并持续关注中国篮球的整顿和治理。
在国人的眼中,辞职往往不是好事。但姚明的离开并不意味着他对篮球的放弃。他说他不会离开篮球,这是值得欣慰的。我们期待着他未来在中国体育界的更多精彩表现。